忍著痛 離開震耳欲聾的愛紛飛
目前分類:腦殼中的話 (120)
- Dec 31 Mon 2007 19:35
嘿大家
- Dec 22 Sat 2007 22:01
電燈泡飛利浦二世是混蛋。
昨天跟阿思去看電影,"伊莉莎白-the golden age"真的超好看喔!其實如果沒上過一點英國歷史的話,這部片可能會覺得很悶,但是如果懂得英國跟西班牙之間的糾葛的話,會覺得這部是一部不錯看的好片,雖然它主要是描寫終身未婚的女王的一段情事,所以海戰方面沒有傳統好萊塢的龐大氣勢,但是也夠看了!大概是礙於片長問題或是點到就好的緣故,總覺得跳的有點快。西班牙小公主是個奇怪的腳色,從頭到尾都沒有說話,到是西班牙國王飛利浦二世,是個怪人感覺很像變態!金獎影后凱特布蘭琪真不愧是金獎影后,演技好的沒話說!伊莉莎白的女王氣勢整個有發揮出來,古英文也講的很好,感覺伊麗莎白就整個活靈活現的。
- Dec 02 Sun 2007 21:38
茫然
Civilization is encouragement of differences.
Civilization thus become a synonym of democracy.
- Nov 18 Sun 2007 23:45
往事。故事。(還是鎖起來好了)
- Nov 11 Sun 2007 23:00
艾可:美令人乏味 醜卻有無限可能
「尋找醜是一件多麼大的樂事,因為醜比美有趣多了,美往往令人乏味,醜卻有無限可能。」義大利著名小說家暨學者艾可(UmbertoEco),繼他所寫的《美的歷史》成為全球受歡迎的藝術史書籍後,如今又發表最新作《醜的歷史》,翻轉外界對醜的成見。
醜的歷史》無疑是《美的歷史》姊妹作,它同樣以不同的文化角度,將醜分類成可怕、壞、鬼怪、荒謬、礙眼、噁心、變態等概念,企圖表達醜其實不一定是真醜陋,卻絕對可以映現出一個民族的時代恐懼。書中直指,「醜」比「美」更加反覆無常,更與文化潮流符合,也比美更能反應時代和社會。「古希臘認為的醜,與阿拉伯世界不一樣,就像中古世紀時代可怕的事物,在今日文化中,可能極為誘人。」艾可更認為,那些人們平日總是逃避的醜,很可能正是我們無意識中深受吸引的畫面。
- Oct 31 Wed 2007 23:19
一位同性戀的遺書(轉載)
***以下為某位同性戀者的遺書***
- Oct 22 Mon 2007 13:14
自私
- Oct 10 Wed 2007 00:39
溫柔,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咒
- Oct 06 Sat 2007 23:19
回憶(不想看的不要進來,有點噁心)
呼~~~
最近心情真的好多了!
- Oct 01 Mon 2007 19:11
不爽。(不要問我密碼)